报告指出亚洲至欧洲的运费已经低于2019年的水平,除非引入严格的运力管理水平,否则这一贸易的运费可能会降至2016年的水平。报告称:“虽然从亚洲到欧洲和北美的四条主要航线的总运力预计将在10月份下降14-22%,这主要是由于空白的航行,但到目前为止,很少有实际的服务取消,只有三条服务永久暂停到美国西海岸。”
集装箱船运力目前已达到创纪录的增长水平,自4月份以来平均每月增长19万teu。“这一增长速度是集装箱市场有记录以来的最快速度,并将在未来两年持续下去。”
由于拆船率低于每月1万teu,现在的增长速度已经轻松超过了2006-08年和2014-15年的运力增长热潮,当时平均每月仅增长12万teu。根据波罗的海货运指数(FBX),截至今年9月15日,西行亚洲至欧洲的现货运价已从本月初的每吨1784美元降至每吨1517美元。船舶经纪公司Braemar表示,太平洋至美国西海岸的即期运费有所下降,但东海岸卸货目的地的运费持平。根据FBX的数据,8月底西海岸运费处于每吨2033美元的“近期高点”,但到9月15日已降至每吨1866美元。
然而,根据Braemar的数据,自1月1日以来,西海岸的费率已经上涨了33%。美国东海岸的运费在本月头两周大幅下降,从最近每FEU 3079美元的高点降至每FEU 2844美元。在亚洲至欧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航线上,单程运费分别显著高于2019年的平均每FEU 1427美元和1530美元。
Braemar在每周报告中表示:“在2023年,限制亚欧部署的能力一直是一项挑战。我们估计,截至2023年9月1日交付的2023年新造船能力的1300万TEU中,有34%部署在专用的亚欧航线上。到目前为止,跨太平洋贸易仅接受了2023年新造船能力的15%,今年迄今为止,已经交付了21艘超大型集装箱船(ULCS),其中16艘用于亚洲至欧洲的贸易,其余5艘用于亚洲至地中海和中东的服务。"
另外60架ULCS订单将在未来三年内交付,其中大部分预计将部署在亚洲至欧洲的航线上。